人民网评: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为何屡上“热搜”?
办房本要找“黄牛”、应急管理部门涉嫌搞垄断、行业协会以办理车辆登记上牌备案之名借机收费敛财、中小企业园周边违规设置限高杆影响物流运输、申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流程烦琐、“非全日制”研究生求职遭不平等对待、保险公司“越权”给电动自行车上牌并强卖商业险……近期,一系列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聚焦的热点难点问题屡上热搜,彰显了督查组动真碰硬、直面问题的工作作风,也映照出“督帮一体”取得的扎实成效。
好政策要有好执行。在一定意义上说,没有督查就没有落实,没有督查就没有深化。本次大督查重点围绕减税降费助企发展、扩内需保就业保民生、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优化营商环境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等专题征集问题线索,正是为了确保政策落到实处,避免出现工作不落实、政策不落地、改革不深入的现象,从而更好推进高质量发展,确保“十四五”开好局起好步。
群众有所呼,督查有所应。督查工作上连政府机关,下接民意民情,既关乎大政方针的落细落实,也关乎千家万户的喜怒哀乐。相关问题频上热搜,正是因为戳中了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。大到乡村振兴、放管服改革,小到课外活动、电动车停放,督查组明察暗访,把“民生无小事”的理念内化到具体行动中。多谋民生之利,多解民生之忧,督查工作将真正走到群众身边,做到百姓心里。
不久前,督查组在贵州威宁新光村发现,该村水龙头长期闲置,许多村民靠自家屋顶接到的雨水生活,“领导来了水才来”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。群众没水喝,是形象工程、政绩工程泛起,是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作祟。这也说明:要深挖问题背后的问题,搞好纪律作风建设、党风廉政建设。同时应该反思,一些痛点由来已久,一些实事久拖未决,为什么督查组查了才办?到底是地方没有发现问题,不能解决问题,还是刻意回避问题?这就需要各级政府从思想上正本清源,从制度上深挖病根,真正树立推动落实、为民造福的自觉,避免“不督查不办事”“不严惩不整改”的现象再次发生。
带着线索去、跟着问题走、盯着问题改,“督帮一体”的积极建设性,是督查行动的重要特点。一方面,督查组下“绣花功”、打“遭遇战”,绕开“指定线路”,回避“示范盆景”,真正一竿子插到底,确保弄清真相、发现问题。但发现问题关键还要解决问题。无论是吉林农安的畜禽粪污乱堆问题,还是天津河工科技园电费收取不合理问题,督查组发现情况,各地展开排查、立行立改,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。针对“双减”政策落地、高速公路收费等问题,督查组与当地展开对接,从制度层面推进改革,争取形成长效方案,做好督查的“后半张”答卷。
工作推到哪里,督查就该跟到哪里。尽管第八次大督查已经结束,但国务院“互联网+督查”平台仍不断在征集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,将查证属实的典型问题予以曝光,督促有关地方和部门办理。我们坚信,将督查工作常态化,就能推动解决更多现实问题,完善更多规章制度,回应更多群众诉求,让督查更好成为抓落实促改革惠民生的“抓手”与治国理政的“利器”。
标签:
企业要闻
-
人民网杭州9月17日电 (记者孙博洋)9月16日至17日,中国质量(杭州)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。在16日举行...
2021-09-18